close

    

投資是追求獨特性的藝術,報酬是獨特性的回饋!!

最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歌曲創作比賽節目,就是每個星期日晚上在公視播出的"音樂創世紀",無論是流行、搖滾、爵士、靈魂…等各種不同的創作曲風,這個節目比的是參賽者的創意與獨特性,而且獨特性必需建構在一個嚴謹的架構上。仔細想想,投資組合也是一個創作,價值、成長、追強勢、低接…等各種不同的操作方式,每一段時間勝出的操作方式不會相同,其實投資者不太可能持續固守一種操作法則面對所有的盤勢,而且依照合理的投資直覺,投資人都會用"預估的未來"編排投組的內容

投資有趣之處在於100個擁有相同未來看法的人,用同樣的台股元素進行投組編排,肯定不會有完全相同的投組(標的、持股比重、價位完全相同),但有可能100個投組都打敗大盤,所以我把每個投組看成藝術品,欣賞操盤人的投資哲學,雖然我們很難完全copy一個人的投資哲學,但我們可以欣賞與學習,為他人的好操作而喝采,而不是後悔沒跟到單,或是忌妒別人的好績效。對於一個所得稅率40%的醫生來說,一個低風險但能夠賺進年報酬率7%的投組,已經能夠滿足,所以醫生+7%投組就是一種獨特性,投資人依照自身狀況的不同,定出不同的報酬率標準,是獨特性的初步展現。

投資前,先搞清楚自己在哪裡!

每個人的背景狀況差異極大,如大學主修、工作經驗、財力背景、個性積極或保守、投資專業能力、年紀…等等,投資的第一步就是把種種因素對個人的B/S與CF/S的影響,先做敏感度分析(這裡的重點,不在於量化分析,而在於質化分析)    未完…

追求報酬,也要想到輸錢的可能性!

在投資領域中,提到追求卓越,較多人會想到追求高報酬,其實降低投組的風險是另一種投資卓越的追求,但因為降低投組風險不會產生報酬,導致風險控管被大部份的人忽略,實際上,就算是投資高手也常在風險與報酬兩者間仔細思量,在未來情勢看好時,提高投組風險,以便取得更高的報酬,但風險與報酬的衡量既主觀又難以數字化,而高手與一般人的差異,在於高手選股不是以最大報酬為目標,而是在一定的未來想法下,選進最適合投組的個股,透過持股比重的調整,將投組風險值維持在一定的範圍,是嚴謹架構下的獨特性展現。

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bserver 的頭像
    observer

    平行世界投資怪客

    obser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